2024年-04月-28日 18:14:18
您的位置:首页 > 亲子 >

家庭条件好 孩子易焦虑?

2016-02-09 10:09:49   来源:么么亲子网综合   点击:
\

图片来源:昭元儿童摄影

  家庭条件好的孩子不见得个个都很幸福。据英国《每日电讯报》11月10日报道,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心理学家进行的一项新研究发现,家庭条件好的孩子往往要承受父辈们成功的压力,因此他们患上精神疾病的风险更大。与家庭条件一般的同龄人相比,来自年收入超过10万英镑(约100万人民币)家庭中的孩子患上焦虑和抑郁症的几率会增倍。

  发表在《发育与精神病理学期刊》上的这项研究成果显示,青少年在学校和课外活动中承担的无形压力是导致他们情感脆弱的原因,很多孩子觉得自己无法达到成功且富裕的父母对他们的过高期望。父母想从孩子身上获得的回报太多。此外,孩子们承受的压力也来自于学校和各种兴趣辅导班的老师,甚至是自己的朋友。

  研究者分析,学校考试排名和测试会让孩子从小就意识到只有进入顶尖大学学习,才能取得和自己父辈一样的成就。这会让他们的学业压力陡然增加;即使他们在参加一些趣味课外活动(如体育比赛和音乐课程)时,家长也会施加额外的压力,盼望他们取得出类拔萃的成绩;不甘落后于同龄人的心态同样会让他们暗暗和自己较劲。上述这些压力源叠加在一起,就很容易让家庭条件优越的孩子陷入“高压陷阱”。

么么说说:别用无心之言影响孩子的金钱观

  以前,很多爸妈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过早地接触到钱,认为孩子就应该有孩子样,不能跟钱扯得关系太多了,而且孩子不会支配金钱,往往有了钱后就会挥霍, 这样孩子就变得不单纯了。可是,在当今的商品社会下,想让孩子与钱隔绝,似乎不太可能,他们早早地就接触到了“钱”的概念,知道用那一张张“花纸”可以换 来自己想要的物品,其实这样也很好,爸爸妈妈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对孩子进行金钱观的教育。但是要注意哦,孩子的模仿性和接受力是很强的,爸妈千万不要用自己 的无心之言,让孩子步入误区,最终影响了他们的金钱观。

  即使爸爸妈妈还没有正式地向孩子传递有关金钱或理财方面的信息,可他们在生活中也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金钱”的信息,金钱教育对孩子来说,是一生中重要的课程。爸爸妈妈花钱的方式以及对金钱的谈论,可能在有意无意间决定了孩子长大后与金钱的关系。所以一定要慎重!

1. “我们买不起”

  洋洋6岁了,那天他跟着妈妈去逛超市,在玩具柜里的一个遥控飞机模型吸引了他,洋洋拿起来后爱不释手,很是渴望。妈妈看见后,赶紧给夺过来放好,然后说:“这个很贵,别给摔坏了。”然后拉着洋洋就走,一边走一边说:“这个飞机那么贵,我们可买不起,快走吧。”

  孩子误以为:洋洋妈妈这样的说法和做法并不明智,话语的潜台词会让孩子费解:我们是今天买不起,还是永远买不起?或者妈妈是怕浪费钱而不想给我买?严重地甚至会影响孩子的自尊心,认为自己的家庭条件不好,连一个玩具都买不起,从而滋生自卑心理。

  父母这么办:其实,洋洋妈妈完全可以直截了当地告诉孩子:我们有比玩具更重要的东西要买呢!

  还可以列一个每月开支计划,帮助孩子清楚地明白愿望和实际情况之间的差别,这比用“买不起”来搪塞孩子更具有说服力。任何年龄的孩子都善于察言观色,也都通情理,经过爸妈的解释后会放弃自己的想法。

  其实,爸爸妈妈也可以换位思考一下,自己有时是不是也会忍不住买下一些预算外的物品呢?更别说是孩子了。与其带孩子逛超市之前再三强调“今天不能买玩 具”,还不如给孩子一些零用钱,让他自由地支配。这样他会在使用的过程中慢慢懂得:必须做出合理的选择才能更好地管理金钱。所以,对孩子进行金钱和责任方 面的教育,永远不会太早。

2. “想要什么尽管说”

  受“富养女”思想的影响,迪迪的爸爸妈妈在平日里对她是百般宠爱、有求必应。由于平时工作忙,所以爸妈只要一有空就会带迪迪去买东西,生怕她缺了什么。周日,妈妈带着迪迪去商场,看着琳琅满目的商品,对女儿说:“迪迪,你想要什么尽管说,妈妈给你买。”

  孩子误以为:爸爸妈妈由于工作忙,所以用金钱来“陪”孩子,会让孩子觉得:爸爸妈妈很爱我,我想要什么他们都会给我买,价格并不是问题。只要我提出要 求,爸妈总会满足我的。这样的行为必定会宠坏孩子,使他们经受不了挫折和失败,如果哪一天爸妈对孩子的要求说了一个“不”,那么孩子的反应估计会翻天覆地 吧。

  父母这么办:现在工作竞争压力很大,许多爸爸妈妈没有时间陪孩子,就用金钱来补偿,只要孩子想要什么,基本是有求必应,无条件地满足。这样做只会让孩 子误以为自己是整个世界的中心,因此变得自私而不懂得体谅。如果不从小训练孩子忍耐力和抗挫力,等他长大后进入社会遭遇各种困难时,当然就无法克服与适应 了。

  在日常中,爸爸妈妈最好不要随便送孩子礼物。即使带孩子去商场时,也要事先约定好只买购物单上列出的东西。孩子刚开始被拒绝时可能会哭闹,但是只要爸妈坚持原则,坚定立场,大多数孩子的适应过程都比爸妈想象中要快。

  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爸爸妈妈对孩子的爱和花多少钱给孩子买东西是不能划等号的。

3. “妈妈不工作,怎么给你买玩具”

  小米4岁半,从小跟着爷爷奶奶长大,因为爸爸妈妈平时很忙,即使是周末也要去加班。每次小米看着妈妈出门,眼神里都不舍和渴望,想让自己的妈妈和别的 小朋友妈妈一样,可以周末陪自己玩。可是每次妈妈都会说:“妈妈不工作,怎么给你玩好吃的、买玩具呀?乖,听话,去玩吧。”

  这段时间,小米像变了个孩子,不管在家里做什么事,都要向爷爷奶奶要钱,比如帮奶奶拿衣服,要钱;帮爷爷拿报纸,要钱;帮忙擦桌子,要钱……像个小财迷。一问她,她才说:“我要像妈妈一样多挣钱,这样才能买好多东西。”

  孩子误以为:爸爸妈妈整天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孩子,还对孩子说“挣了钱才能买东西”,这样就让孩子心里对金钱有了自己的看法:原来钱这么重要,重要到爸爸妈妈不管我,也要去工作挣钱。会导致孩子对金钱过于看重,影响他们的价值观,甚至日后无法妥善地管理金钱。

  父母这么办:爸爸妈妈在生活中对金钱不要过分地强调,否则会导致孩子“以钱为重”,甚至会变得自私、小气、吝啬。

  让孩子了解钱能做什么,仅仅是金钱观教育的一部分,还有更重要的部分,就是孩子应该了解金钱的局限性,要让孩子知道,有些东西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比如爸爸妈妈对你的爱。

  即便爸妈还没有正式向孩子传递有关金钱或理财方面的信息,他们也将不可避免地从每天的生活中接收到“金钱”的信息。所以,当爸妈在与孩子进行“金钱”方面的交流时,要适当引导他们的消费行为,以防他们过于看重金钱本身,影响金钱观和价值观。

责任编辑:admin
  • 1
  • 2
  • 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