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9日 17:25:23
您的位置:首页 > 公益 >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 扶贫搬迁 “得住”稳“能致富”

2020-08-11 11:11:50   来源:慈善公益报   点击:
原标题: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 扶贫搬迁 “得住”稳“能致富”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都不能少。

乡村振兴,摆脱贫困是前提。而易地扶贫搬迁是“挪穷窝”“斩穷根”的关键之策,也是脱贫攻坚中的一块“硬骨头”,。为解决居住在“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区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近年来,各地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都在有序推进,以“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为目标,让异地扶贫搬迁人员迈进小康生活。

广西:让搬迁群众稳得住、能致富

潘秀桃是广西隆安县城厢镇那官屯大石山区的村民,今年上半年,潘秀桃一家搬进了隆安县易地扶贫搬迁震东集中安置区,住上了新房。“新房子宽敞漂亮,小区绿化也很好。以前哪有这样的生活环境,出门就是山,做什么都不方便呢!”她告诉记者,在政府的帮助下,自己已经顺利找到了工作,现在每个月有近3000元工资,收入稳定。“现在的生活比以前不知好了多少倍!”潘秀桃脸上笑开了花。

自易地扶贫搬迁实施以来,广西各级党委、政府勠力同心、不辱使命。截至2019年12月底,广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住房全部建设完成,71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已搬迁入住,提前一年完成全区“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建设任务。截至今年5月底,全区71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已脱贫69.18万人,脱贫率97%,易地扶贫搬迁取得决定性进展。

为了让搬迁群众稳得住、能致富,更好的实现脱贫致富,广西先后出台了系列文件,强化搬迁群众后续产业发展和就业帮扶工作:在全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建设23个农民工创业园,引入266家就业扶贫车间,开发4.01万个扶贫公益性岗位,共吸纳搬迁劳动力0.64万人就业,让搬迁群众的长远生计有了保障。

湖南:写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

薛志红是湖南省益阳桃江县武潭镇杉树村人,肢体残疾,长期患病,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受益于易地扶贫搬迁政策,薛志红一家从半山腰搬到了益阳市桃江县。考虑到他的身体状况,镇政府组织他参加了技能培训,薛志红学习了理发,租了个小店面,自己当起了老板。“现在附近的居民都来找我理发,每个月能赚好几千块呢,还有人来陪我说说话,生活越过越好了!”

近年来,湖南省委、省政府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脱贫攻坚“头号工程”和“标志性工程”。目前湖南“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建设任务已全面完成,累计建成住房18.7万套、集中安置项目2764个,安置区基础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基本完善。69.4万群众已搬迁入住,其中51个摘帽贫困县搬迁54.6万人,占搬迁总任务的78.7%。

在全省搬迁群众彻底“挪穷窝”以后,湖南又继续开展后续帮扶工作,奋力写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对于部分搬迁群众实施“一户一就业”政策,建立“政府+劳务经纪人+搬迁户”的就业扶贫服务模式。目前,全省已累计培育劳务经纪人2000余名,开发公益性岗位8900个,在集中安置点建成扶贫车间1049个,吸纳约4万人次搬迁群众就业。

此外,全省各地都在安置点周围建立产业园区,大力发展产业扶贫,为搬迁群众“谋划出路”。截至6月底,全省约24万名搬迁群众发展特色产业受益,6.7万户搬迁家庭参与委托帮扶受益。据了解,目前全省搬迁户中已有68.3万人脱贫,脱贫率98.5%。稳得住、能脱贫的目标基本实现。

四川:确保易地扶贫搬迁“保基本”

何兴平是南充市西充县双凤镇人,过去住在该镇长明山村的一栋土房子里,房子破败不堪,一遇到雨天,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出门都是泥巴路。今年7月,何兴平一家搬进了镇里的东岱社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住上了新房。“现在有电灯有电视,还可以在家上网呢。”何兴平告诉记者。

何兴平的变化只是四川易地扶贫搬迁的一个缩影,从秦巴山区到乌蒙山区,从大小凉山到川西高原,“十三五”期间,四川易地扶贫搬迁任务涉及146个县市区。37.9万户136.05万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搬进新居,搬迁规模居全国前列。搬迁过程中,该省更是严把“人均住房建设面积不超过25平方米”“户均自筹原则上不超过1万元”的政策红线,既确保易地扶贫搬迁“保基本”的作用,又防止群众因搬迁举债而致贫。

搬得出,更要稳得住,在推动搬迁的同时,四川还积极加大后续帮扶力度。目前,全省136万余搬迁群众中,108万余人通过产业和就业脱贫;16万余人通过社会保障兜底方式脱贫,近5万人通过资产收益方式脱贫,还有一些人通过其他方式脱贫。 (记者 李馨)

 
 
(责编:王仁宏、初梓瑞)
责任编辑:admin
  • 1
  • 2
  • 1
  • 2